?
萍鄉市紅十字會官網
    今天是:
當前位置:首頁>文章中心>工作動態>完善志愿服務體系 提升人道服務水平——上栗縣紅十字會加強紅十字志愿服務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完善志愿服務體系 提升人道服務水平——上栗縣紅十字會加強紅十字志愿服務隊伍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發布時間:2022-11-23     12299次瀏覽

紅十字志愿者是紅十字會工作的延伸,是社會和諧的倡導者。上栗縣紅十字會自2019年12月成立以來,把積極組建和管理好紅十字志愿者隊伍作為延伸紅十字手臂的大事,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紅十字志愿者隊伍,推動縣紅十字志愿服務工作高質量發展。

【實踐做法】

一、培育隊伍,筑牢志愿服務組織基礎

1.強化宣傳引領建隊伍。把對紅十字精神的價值認同,作為招募志愿者的首要條件。積極宣傳紅十字志愿者在助力疫情防控、抗洪救災,助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全國衛生健康城市中發揮作用,強化紅十字精神引領和助手意識,動員紅十字會員和愛心熱心群眾參與到志愿服務中來。

2.遴選培育骨干強隊伍。組建了5支志愿隊伍,成立以來人數達130人,骨干志愿者70名,堅持把骨干培育作為帶好志愿者隊伍的首要理念。制定出臺《上栗縣紅十字會志愿服務中心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建立志愿者嘉獎制度,堅持每年褒揚和嘉獎優秀紅十字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對積極性高、組織力強的志愿者,作為骨干進行重點培養培育。加大培訓力度精隊伍。開展常態長效的志愿服務活動,提升志愿者的服務能力和水平,圍繞提升志愿者的服務能力、激發志愿者參與服務的積極性展開,從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感受、志愿服務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等方面進行學習交流,不斷提升服務標準層次,努力打造具有上栗特色的紅十字志愿服務品牌。

二、拓展陣地,推進志愿服務健康發展

1.志愿服務基地化、陣地化。組織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奉獻愛心搭建平臺。建立“紅十字志愿服務中心”,成立“志愿者服務站”,為紅十字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提供辦公場所、活動空間和交流平臺,并協調解決其日常辦公經費開支,增強志愿者的歸屬感和榮譽感。依托縣社會心理服務中心打造紅十字心理服務中心,公布紅十字心理服務熱線,統籌協調心理健康服務資源,積極融入社會心理體系建設。

2.管理機制制度化、規范化。管理機制是保持志愿工作持久開展的保證??h紅十字會結合貫徹執行志愿服務條例,推動紅十字志愿服務工作規范化發展,將服務內容、組織制度、志愿者保障等方面進行了規范。同時,完善了志愿者檔案管理,通過建立注冊志愿者電子檔案,對志愿者個人概況、年度注冊、服務情況詳細記錄。

三、打造品質,展現紅十字志愿服務特色

1.開展常態化志愿服務活動。把開展志愿服務作為紅十字會參與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和創建全國衛生健康城市的有力抓手,積極開展5·8世界紅十字日、5·12世界防災減災日、學雷鋒日、世界急救日等重大紀念日主題志愿服務活動,常態化開展紅十字志愿服務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活動,為群眾提供防災救災、逃生避險、應急救護等具有紅十字特色的志愿服務。截止2022年11月組織開展應急救護培訓32期,應急救護員培訓4758人次,普及培訓28661人次;開展“博愛送萬家”活動,救助因病致貧家庭801戶,發放救助款43.61萬元。發放大米、油1020份,發放防疫包482個,發放救助款208.41萬;社區孤寡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群眾,提供心理撫慰、生活照料、健康保健、課業輔導、應急救護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進一步弘揚了團結互助、有難相幫的傳統美德,促進社區文明程度的大幅提升。

2.開展三救三獻工作。完成造血干細胞登記入庫164例;造血干細胞成功捐獻4例,完成遺體器官申請登記482份,遺體器官成功實現捐獻3例;組織志愿者開展無償獻血宣傳50余次,完成無償獻血3937人次,獻血量1486550ml。

3.開展應急救援活動。先后完成河南新鄉、江西鄱陽湖、上饒抗洪搶險,找走失老人、兒童,溺水打撈等多次救援任務,成功解救被洪水圍困群眾1000余人、搜救41名走失群眾;組織開展應急救援演練、預防溺水及現場緊急救護等應急演練活動,參與20余場大型活動現場救援保障。到上栗縣縣城各小學進行校園消殺35次,累計消殺面積超過1500萬平方米。

4.開展“紅十字文化進校園”活動。在上栗縣各中小學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健康教育活動,向廣大師生普及紅十字文化知識,同時開展應急救護及防災避險培訓,為保護中小學生的生命安全構筑堅實防線。發展青少年志愿者49人,青少年會員50人。

【探索設想】

一、嚴把志愿者招募“入口關”。紅十字志愿者是指擁護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完全出于自愿,不謀取任何經濟、物質的好處,用自己的時間、知識、技能、體能和資源,自愿為社會和他人提供人道服務或者協助紅十字會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要不忘初心,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用志愿服務造福百姓,營造和諧友愛的社會氛圍。下一步,將廣泛動員吸納身心健康、熱心服務、遵紀守法且具有一定優勢特長的熱愛公益事業人士成為紅十字志愿者,同時加強志愿者審核,強化志愿者政治素養,探索按“屬地管理”原則與鄉鎮派出所或司法所加強溝通協調,對申請者進行資格政審,將招募“入口關”運行在法治軌道上。

 

二、提升志愿服務“質量關” 。堅持“量”“質”并舉,一個好的品牌就是一面旗幟,有序開展活動是紅十字志愿者隊伍的生命線。組織開展紅十字志愿服務活動,應當遵循合法、自愿、無償、平等、誠信的原則,不得違背社會公德,不得危害國家安全、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權益,不得損害紅十字形象和聲譽。要不斷優化紅十字志愿者隊伍建設,創新探索志愿服務模式,提高志愿服務水平和質量,提供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的紅十字人道志愿服務,逐步實現志愿服務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讓有質量的紅十字志愿服務來詮釋紅十字“人道、博愛、奉獻”精神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樹立和提升紅十字志愿服務工作品牌的影響力、感召力和吸引力,營造有利于紅十字志愿服務工作發展的良好氛圍。

三、找準志愿職責“定位關”。志愿者要有定位,實質上就是尊重群眾需求,從滿足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紅十字志愿服務的范圍包括應急救援、應急救護、人道救助、宣傳無償獻血、造血干細胞捐獻、遺體和人體器官捐獻以及紅十字精神傳播,社區健康衛生知識普及,組織和參與社會募捐,對弱勢群體進行慰問幫扶,開展紅十字青年活動,國際人道救助等領域的各項志愿服務工作,促進社會精神文明建設。

四、推行志愿服務“獎懲關”。志愿服務具有“自愿”屬性,需要群體和個體的主動參與,要轉換硬性考評為軟性激勵,制定合理的評價指標和相應激勵機制,喚醒公眾參與志愿服務的積極性和熱情。對于言行有損紅十字形象和聲譽的志愿者,堅持正面教育引導為主,批評懲罰為輔的原則,堅持問題導向,情理法并重,教育感化“迷途”志愿者。為褒揚紅十字志愿工作者服務與無償奉獻的精神,鼓勵更多的優秀志愿者投入到紅十字志愿服務的行列,按照《管理辦法》進行擇優表彰,探索以獎勵一定工作經費的形式表彰獎勵作出突出貢獻的志愿服務隊,以激勵先進帶動全局的輻射效果促進紅十字志愿服務持續健康有序發展。

?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_东京热亚洲精品无码_97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_插女人视频在线观看亚洲